香港會發生倫敦式暴動嗎?

倫敦的示威演變成暴動,令人看到搞示威遊行,和平的,無可厚非,一旦發生狀況,社會秩序也就受到干擾。據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調顯示,有過半市民認為本港的示威有激烈情況,相比倫敦的暴動燒車搶劫,香港確實仍未去到那種地步,算不上激烈。

紐約、巴黎、倫敦等西方國家那種火爆情況,對他們來說,確也不傷根本,多幾次,秩序也很快回復過來,比起他們過去那種驚天動地的流血革命或內戰,萬萬說不上什麼,一般市民會持平常心看待;何況近代西方大城市的示威演變成街頭流血事件,多是涉及一些利益集團的不滿,這種群眾動員屬局部性,不是總動員,社會秩序影響有限。

敵對雙方傾力動員

香港近年的遊行已然不同,涉及的都是政治大議題,如人權、民主、自由,涉及的群眾運動不是單一的利益問題,其動員是「全民起義」(余若薇用詞,她在五區公投發動群眾支持時所說的),目的是要政制改革,甚至打從根本去否定現有代議制,要建立「直選民主制」(黃毓民在《信報》發表文章時如此主張)。

這種全民運動下的群眾運動,組織者和參與者所要求的是撤除「違反人權」、「違反民主」的政治制度,打從《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開始,動員五十萬人上街,至今年「七一」再度動員二十一萬人上街;時間已近十年,動員起來的群眾不但不會冷卻下來,反而被視為「激烈」有加(中大民意調查有六成人認同此「觀點」)。

再下去,如果達不到他們的願望,一旦展現暴力,賴以維持「安定」的政制便要面對「根本」的動搖。如果走到這一地步,建制與反建制面臨對決的形勢,雙方均會傾盡全力動員群眾,以暴易暴。

回望1967 年的暴動,也是在雙方動員群眾、企圖否定對方的政制而產生的(左派反殖反帝,右派反共)。時移世易,但在不同的時空裏,摃上的依然是兩個不同的政制。在「一國兩制」下,反建制一方怕的是建制一方顛覆他們所要的「民主政制」(雙普選的主調)。儘管《基本法》承諾會「循序漸進」走向「雙普選」,但在缺乏互信任下,群眾動員會不斷加碼;不失控則已,一失控的結果,則有理由相信「1967 年」再次翻版。這便是港人不認同(六成以上)採用激烈行動展示群眾力量的深層憂慮。

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調,雖列出瞓街和衝擊警察等「激烈」例子,卻還未能點出一個更令人擔心的「激烈」行動正在近期的群眾運動中展露苗頭——政治批鬥不斷升級——由宣諸於口升級到付諸行動;由專欄作者升級到群眾行動;由媒體報道轉化為媒體批判;由批判「親中」商人升級到「親中」議員;由矛頭對內地升級到對香港內部;批判由主觀譴責升級到造謠生事;由合法言論升級到無法無天的詆毀。

各方批判針對一人

具體的批判升級事例見於「七一」遊行之後。有人不滿「替補方案」,遊行過後,餘怒未消,連日在立法會守候其點名要衝擊的議員(包括梁美芬,見《信報》七月二日專欄頭版),疾言厲色,大加批判;也有人到梁美芬的議員辦事處潑漆油;此外,又有電台主持指稱梁美芬「自導自演」,曾經出錢請巴基斯坦籍「臨記」和一眾少年充當「擁躉」,消息傳出後,該名「臨記」還遭人聲討。在這種批判氣氛下,梁美芬的議員辦事處因為受到「衝擊」,變得門庭冷落。

與此同時,有媒體以封面專題報道,翻炒梁美芬的的學術「抄襲」(此事早於刊物出版前,作者已作交代);電視台論壇節目主持人公開對梁所取得的博士學位提出質疑;梁執教的大學的學生組織貼出大字報,質疑她的誠信,並要求大學設立調查委員會跟進;網絡上也有人動員群起向梁的孩子施壓力,才能叫她失去鬥志。

由此可見,對梁的批判和衝擊,以及遊行後的動員已遠超「言論自由」的常態,本身已破壞了香港民主自由人權的核心價值。

更令人愕然的是, 「七一」遊行所反對的主題是「反對替補方案」,可是方案非梁所提,與她扯不上關係。雖然她在「五區公投」後曾在立法會提出一個杜絕議員辭職後再參選的方案,但當中沒說不必補選,即使她的方案主張辭職者不能再參選會是有損個人參選的人權。

學者聯署版本不同

議員在立法會的一切言論和提案均受到法律保護,主張縱使不同,也只能在議會內申辯和修改,不能在立法會外面作人身攻擊或反制,只能在下屆選舉時透過手中一票令其落選。這是民主政制下,議員向選民問責的最有效辦法,捨此而採用其他批判式的群眾運動,令其無法正常執行議員工作,這是直接破壞議會制度的做法。

另一個動員批判的具體事例——可見於公開信、不同報章、書面和網絡進行串聯——作者號稱全港有超過八百名學者聯署。不過,網上所見的聯署信與作者發表的公開信大有出入,前者「四平八穩」,後者有不版本,但都極盡謾罵、攻擊和聲討的能事( 「林公公」缺乏睾丸素的話也在信上)。

這種公開信出自學術界(聲稱代表八百學者)的筆下,真不可思議。學術自由之所以高貴可敬,在於其說理,理直自然可信可敬,有理也不要不饒人;何況作者咬實不放的一點是,敗選者被拉上替補是「反知、反智」之舉,甚至因此而破壞到學子求知、學者求學的田地。

這種觀點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就以民主先進者如美國,其參議院議員出缺仍有三十一州採行委任補缺,任期可到下屆選舉為止,獲委任者往往不也是「敗選者」?委任不也是剝奪選舉權?不認同「替補」或委任,無可厚非,但視此為徹底「反知、反智」、反學術,以至動員批判,上綱上線到這種地步,連學術界也難免疫,這就大有問題了。

以上指出兩個實例,佐證香港政爭已不只是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調所指的「激烈」,而是到了「批鬥」的層面。港人對此有所不認同,而且仍屬多數,也可說明仍可謹慎樂觀地看待的香港政途了。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刊於香港《信報》2011年8月18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