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為何否決「敍利亞決議案」?


中國和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一再表明立場,如果安理會提出的「敍利亞決議案」不寫明排除外國採取武力推翻敍利亞總統巴沙爾及其政府,兩國將行使否決權(中俄于2月4日投下否決票)。

「利案」教訓中俄汲取

從中俄堅決投下否決票的情況判斷,可見兩國于去年的「利比亞決議案」中汲取很大教訓。當時「利案」在安理會通過的版本,正是沒有清楚寫明封鎖利國領空有何限制,結果讓英法美意等西方國家鑽了空子,把封鎖領空變為全面空襲利國軍隊及其設施;更明目張膽把原有提案變調——北約空軍和飛彈可肆無忌憚地轟炸首都,還刻意要取卡達菲的命,結果沒把卡達菲炸死,反而炸死他數名家人和不明數目的平民。

攻擊利比亞的整個過程,讓中俄感到不很對勁,因為西方國家一方面扯著維護平民生命的旗幟,另一方面卻非要把卡氏推翻不可,肆意濫炸下的死傷,可能比不幹預利國內政還要大。

俄國也曾一再抨擊西方所謂的主持人道正義,骨子里無非為攫取利國的石油;打倒卡達菲後,英法美意確實瓜分利國的能源資源。

在國際公法中,有大量條例排除外國以各種手段幹預他國內政,令中俄去年以為安理會通過的「利案」,能夠迫使利比亞屈服于聯合國這個國際輿論平台,否則便可通過「禁飛令」禁止利比亞政府軍濫殺反對派和平民,中俄以為這樣便能免除別國幹預他國內政;可是事情後來發展到由北約空軍在利比亞上空配合反對派民兵交替進攻,這便顯然違反國際法例所訂下的「不幹預別國內政」了。

盡管北約各國和奧巴馬齊聲表明,這麼做是為了維護人權——在他們心目中,只要某國政府統治時違反人權法,聯合國便有義務和權責,可以直接推翻這個政府;他們這麼做的企圖,不外乎在利比亞事件中制造可以「幹預別國內政」的先例。

中俄看在眼里,當然並不同意,因為空襲利比亞導致平民傷亡已變成負面示範;更加不堪的是,西方勢力顯然另有私心,要借聯合國拔掉卡達菲這口西方勢力的眼中釘;這麼一來,西方勢力到底為公為私,也就大成問題了。

國際關係和利益非常複雜,早年的國聯與現在的聯合國經過長期實踐而定的「不幹預內政」條約,早已證明是維持國際關係而又最少破壞的做法。

俄艦訪敍北約難阻

這次聯合國十五個安理會成員國有十三國投贊成票,只有中俄否決「敍利亞決議案」,如此一面倒的對比,中俄也在所不惜,可見兩國已從「利案」中汲取教訓,決心維護「不幹預內政」的國際法規。否則一旦「敍利亞決議案」成為「慣例」,以後的國際是非也就不可能有定案,有的只是看誰更能左右聯合國大局為己所用。如此下去,最後將會像當年國聯(League of Nations)的命運那樣,聯合國終被「玩殘」而垮倒。

中東回教國有十六個之多,在過去百多兩百年的近代歷史中,一直成為西方列強爭奪利益的地區,尤其是石油能源主導經濟的時代,出產石油的中東國家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即使不是石油大國,也因地緣政治的戰略價值而成為列強拉攏的對象,像敍利亞,正是前蘇聯與今天俄國必爭的軍事據點。

基於這個軍事價值,俄國勢必進一步捲入守護巴沙爾政權的行動,最有可能的發展是,俄國增派軍艦「訪問」敍國,這一步棋的效用,在於北約沒有安理會的授權下,也就沒有什麼「道德理由」阻止俄軍的行動了。

俄國選舉在即,普京當選國家領導人已不在話下,加上俄國軍民上下都有反北約和美國的民情,普京受此鼓勵而作出強硬對策,已可預料。這一來,巴沙爾將有恃無恐,也可預料他也繼續強硬對付反對勢力。

至於阿拉伯國家已形成一面倒反對巴沙爾的局面,因為巴沙爾政權已與伊朗結盟,以伊朗一向與阿拉伯的遜尼派不和的背景來看,彼此各有宗教勢力做後盾;再加上敍利亞與伊拉克也有遜尼派參與在內,只要伊朗的什葉派再度發動他們仇視西方的宗教勢力,形勢如何發展,實屬難料。出於石油安全的考量,相信西方不會輕舉妄動。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信報財經新聞,時事評論,A15,2012-02-0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