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機會倡六大行業的思維

當了四屆美國總統顧問的著名學者麥可.頗特指出:要有持續發展行業的大計,要用「配套」的發展規劃才會行之有效。如果用「發展配套」來檢討先前董建華所提出的幾項發展大計,以及特首曾蔭權最近提出的六大行業發展大計,便會發現欠缺配套的全方位規劃。

過去前特首董建華的幾項興革大計,據各方比較指出,其中六大行業的發展規劃也被曾大致承接過來,因此可以一併把董曾發展規劃欠缺配套的嚴重情況,在此提出來討論。

未興先革造成混亂

第一,有關醫藥衞生的興革規劃。

過去董認為中醫藥領域隨着中國大陸的市場消費能力而提升,但傳統的中醫藥現代化卻仍未全面配合,因此想到開發香港成為中藥港具有很大的商機。董政府這個想法是可取的,但做法卻欠缺配套的規劃。

如果就其一九九九年通過的藥物管理條例所引起全港中藥代理商的措手不及,陷於無助而面對全面停業的危機,最後又鑑於香港社會傳統習慣服用中藥的人口很大,若斷然執法,讓中藥在一夜變成不合法而在市場上消失,勢必引起市民反彈,最後迫使法例延後五年生效,董中途卸任,曾上台仍沒法落實執行此法例。

就法例表面看來,既理性又簡單,可是法例要求所有藥物都必須經由註冊化驗師的安全檢驗,否則不過關。但中藥動輒採用十多二十種藥材,若每種藥材單是個別化驗,便得花上三、五萬元。其可行性如何,立竿見影。可見其未起步建中藥港,就先行扼殺中藥的做法,是未興先革,但未先行從配套着手。

此外,要建中藥港而不講究建立中式醫院與完整的中醫學院,只在現有的醫院以寄人籬下的方式,委曲求存。此種規劃,心態上已不對勁,試想連好幾間西式醫院與兩大醫學院的強勢,都稱不上「西藥港」。面對中國內地所有大省市都有正在大事興革的中式醫院與中醫大學的強勢發展,香港如此發展中藥港,套用北京俗語:那是小大小鬧,成不了氣候!

這計劃的配套如何?單是從服務的概念去看,本港的醫療自港英殖民地時代開始,便以最基本的醫病服務為目的,而且因為提供的財政開支有限,也只能從儉,接待非得住院醫治的病人,甚至患上頑疾重病須要長期治療的老人,還被送去規模小而設備欠全的養老院。

政府一向的解釋是醫療設備不夠,單是糖尿病與心臟病的病人要排期一或兩年,才能被政府醫院診療,如此服務欠缺的情況,政府不先解決內需的問題,而奢談對外服務,一旦被批判,恐怕又要胎死腹中了。

教育先安內後攘外

儘管政府希望借重現私家醫院去接單賺取外滙,可是全方位配套下種種設計的醫療費、專業優勢、醫治安全承擔、醫院與醫務人員的協作、出入境條例、病療項目開放的社會安全考量與應變能力、醫藥的原創競爭能力、病人死亡的善後等重大問題,都須全套加以設計。

第二,談到「教育樞紐,吸納多海外留學生」的發展計劃,董與曾都有相似的動向,但也不見得有什麼發展配套計劃提呈出來。別的先不要說,單是用母語教學或採用英語在學術界、教育界、學生與家長及代表官方的機構之間爭論不休,騎虎難下。

大專教育如何打開大門廣納天下英材而教之?目前政府奉行的教育是公民權利的大原則,現有靠政府財政扶持下的九間大學,已然因為不夠學額而另闢副學士學位的做法,也都逐漸引起各方關注,而浮現於媒體及政黨。

有人指出香港大專開支遠比英美昂貴,又如何能有對外招生的競爭力?現有大學是否可開放部分或全部私營化的問題也談了很多年,但盈虧誰付?薪金高學費低嗎?都是爭論不休的問題,也是必須面對的興革問題,其他的中小學應否開放私營,語文教學能力如何提升?校董會的開放或收縮爭論,都仍待各方意見整合。要對外做生意之前,必須先整理好店號的名實,否則開張了也無利可圖。

第三是環保顧問服務,為企業提供減排建議。

眾所周知,環保已成了全球危機的警號,單是地球升溫問題已叫世界爭論不休,救地球是寸步難行。歸根究柢,基本出在環保與企業關係被定位在利益衝突,即環保導致企業生產成本明顯提高,哪個政府抓緊環保便要把企業趕跑。在企業無國界的現實情況下,政府只好保住企業保住就業保住稅收,犧牲環保。這個根本問題也說明了要發展環保的商機,更須要有發展這方面的全方位配套。

顯然,政府在這項發展計劃下,只設立顧問行業,專攻企業減少排污服務的生意,以為把環保問題縮小到減排,問題便好處理得多。殊不知恰好相反,在眾多環保問題中,沒有一項不涉及連鎖效應的問題、根本就不可能區隔對待,而減排的問題更是涉及有形無形的事與物,涉及有生命與一切空間存在的物體,尤其是土地、水、空氣及陽光。這些事物又彼此形成連鎖反應的關係,水的污染會戕害所有靠水生存的生物,空氣污染也會把陽光毒化雨水酸化,土地的污染也叫人無安身之處。

環保公共集體問題

以上所有環保問題都得要全方位配套處理才能竟功,沒有權宜之計。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環保不是個別企業的問題,是公共的集體問題,必須由政府來承擔,政府立法執法是本,顧問公司的諮詢服務是末,叫後者去衝,是捨本取末。不明白政府不埋身去處理環保問題,政府都不理,企業付錢給環保顧問嗎?本港存在着嚴重的空氣、水、與噪音三大問題而無能為力,沒有環保企業的實證紀錄,顧問公司又有什麼叫賣力?

最後,由於篇幅所限,其他三大行業不配套的情況這裏不贅。

馮家彬為金融界人士、鄭赤琰為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
信報,2009-05-0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