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奧巴馬上任以來的外交動向來觀察,其他地區不說,單是其對華關係來看,他在競選時所打出來的求變牌,其實也不過是「風聲大,雨聲小」。
這可以從他對華的直接與間接對策看得很清楚。
首先說直接的對策方面。如果他真的尋求改變美國長期幾十年來的對華政策,大可以在台海與達賴兩大問題上拋掉「蕭規曹隨」的舊框框。可是他並沒這麼做。例如在對台售武問題上,他在競選期間對布殊的外交作為幾乎定性為「好戰分子」的罪名,還因此提出要全面改變。雖然他的競選對手曾一再表示不會追隨布殊的外交而成為他的「影舞者」,奧氏仍然把布殊的外交賬算到對手身上,也因此把共和黨的外交說成黑之又黑。
售武承諾超布殊
全球都在期待,以為奧巴馬會作出大刀闊斧的改變,但事實並非如此。例如這邊廂與北京簽下《聯合聲明》的茶還未冷,那邊廂便派專人到台接洽售武。如果說這是迫於國內壓力指他的北京之行太傾向中國,不得不以售武來應付國內輿論,但實際上他的售武承諾比布殊有過之而無不及。
北京聲明要對售武公司進行制裁,雖然要如何行動仍有待公布,但制裁之說一旦宣諸於口,便不可能不了了之,否則國家威信也就不能行之於天下。此外,立即取消中美的軍事交流,甚至還不避政治敏感時刻隨即拋售三百四十億美元公債,這無異對奧巴馬的財政打了一個耳光,叫他明白北京不再是他的「抽水機」。在奧氏極需中國問津美債來支援華府改革內需之時,北京在此時此刻做此事,不滿奧巴馬表現已是不言而喻。
在接見達賴一舉,其說法是過去每屆總統上台都照行如儀,奧巴馬不能不做。單是這點,就將說明他在對待達賴與西藏問題上,十足是「蕭規曹隨」,連接見的身份也用了同樣的藉口:宗教文化領袖,不是藏獨領袖。當初克林頓在白宮用了「走廊」不期而遇的名堂,奧巴馬卻用白宮的「地圖室」闢室私會,這「地圖室」當年還被杜魯門用作作戰指揮處,如此敏感的軍事用地,又是「密談」,這個動作是否還算「低調」?抑或是秘密「面授機宜」?一旦北京對奧巴馬的信譽不看好,密政治的想像空間也就可大可小。
說到奧巴馬上台後的對華政策的其他問題,可以在其對日、對北韓及對東盟的連串舉動,明顯表現出他不但不對先前美國歷屆總統的對華政策有所求變,反而有變本加厲的態勢。
就以日本來說,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便在日本建立軍事基地,一面用以軍佔日本以防其軍國主義復辟,一面則用以圍堵中國。這種政策在冷戰過後仍然被克林頓和布殊所繼承,到了最近日本民主黨上台,新任日本首相在選舉時曾許下諾言要結束美在琉球島上的軍事基地,本來這是一個機會讓奧巴馬順勢結束或調整這個歷史共業;結果是奧巴馬不但不順應日本要結束美駐日軍隊的民意,反而向日相施展諸多壓力,甚至還公言要日本持續負責其駐日軍費,不管是留或走。
對日政策沿襲美戰後
由此可見,奧巴馬的對日軍事政策,仍然百分之百沿襲美戰後的軍事目的,一面對付中國,一面也看守住日本,以防其異動。
在對北韓方面,奧巴馬在南韓的駐軍不但沒有調動之舉,反而是從旁挺住南韓,支持其與北韓硬碰,這可以從最近南北韓在邊界海域上的交火看出。在六方會談上,克林頓當政時曾有意要與北韓示好以達成和談,不幸在布殊當政後,把北韓視為「邪惡軸心」,揚言要像阿富汗與伊拉克那樣展開軍事攻擊。之後六方會談也告中斷,奧巴馬上台後,各方期待他會恢復克林頓的政策,剛上台時還派出專員赴平壤探底。可是卻遲遲不願與北韓作出實質的談判表態。
南北韓的對峙一直是冷戰對抗中蘇的布局,如果與中國或俄國沒法作出冷戰以來的軍事戰略調整,在南韓的駐軍也就不會結束,奧氏之所以沒法再啟動「六方會談」,道理在此,否則美在南韓駐軍的問題也就無法不被排上談判的議題。
不讓中國在東盟專美
除了日韓的駐軍外,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早在阿基諾夫人當政時結束後就再也沒有正式的軍事基地,而美在東南亞十國中也被視為軍事與政治退潮論,即使是布殊執政時高舉反恐政策,也都沒對約有兩億回教人口的印尼打過軍事主意,反而還一度在軍售生意上讓印尼坐冷櫈板。奧巴馬上台後授意其國務卿與其要員高調參加去年的東盟年會,甚至還公開表示美國要重回東南亞,言下之意是不讓中國在「十加一」的東盟組織上專美,此舉正是衝着中國而來。
由上所述,可見奧巴馬的執政諾言所說的「求變」,在外交層面上,不但不能改變前人的外交路線,反而有進無退,這不但讓國際社會感到愕然,即使是內地政界學界都感到很大的懷疑,懷疑他一面好話說盡(例如把中國捧上G2的地位與美並駕齊驅,也用《中美聯合聲明》來向中國示好),可是一轉臉卻又變了另一個面孔。
面對「雙面人」的政客,相信中國領導寧願選擇與像尼克遜那樣的極右而又有所作為的對手合作。面對着中國本身核心利益的問題如台藏問題,竟然受到奧巴馬操弄,其他什麼國際大事如伊朗核問題、金融問題、地球升溫等等,中國會犧牲核心利益來附和美國政府嗎?且拭目以待!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信報,時事評論,2010-02-25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