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經驗整合議會雙軌制


批判功能界別選舉所指理據,相當集中在「民主論點」,指出當今世界已普行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偏是本港的立法會卻行雙軌制,一條軌讓工商專業界用公司或團體選出他們的功能組別議員,在立法會共佔有三十席,等於整個立法會的半數,其他半數則由另一條軌道,讓全港有投票權而又有登記的選民一人一票去推選。

本港的立法與政策卻要通過立法會這一關,立法會內有兩軌人馬,本來應不存在議事與凝聚意見的問題,偏是在所有政黨中,沒有一個能有辦法去收編這批功能組別議員,因此形成了功能組別議員仍循過去港英時代的政治傳統,坐在立法會或行政會議內運籌帷幄。對於那來自直選軌道的人馬,尤其是視功能組別工商界一族為敵的普選一族,更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出現了議事不咬弦的趨勢。

考驗政治家能力

這種現象並不特別,在古今中外,已然普遍存在。無論是哪家學說,說來說去,都逃不出貧富矛盾的範疇。而最考驗一個政治家能力高下的,也正是如何對待這貧富矛盾的問題,任何堅持倒向一邊而讓另一邊沒有發展空間的政治手段,都會導致雙輸的後果。因此,尋求如何平衡這個矛盾而讓雙方都有發展空間,已成為近代理性政治的基本原則,也是近代先進發達國家所賴以崛起的基本條件。

明乎此,便可以明白到要處理本港議會雙軌制的解決之道,不是消除掉兩軌而變成單軌那麼單純的問題,而是必須建立起一個制度,讓貧富能有雙贏的空間。要找到這種雙贏的政制作為參考,也不乏例子,本文就這方面提出來討論,盼能做到借鑑的作用。

首先得指出美國的例子,值得強調的是,美國一面實行一人一票選舉總統,卻又在這總統普選制下,加插了選舉人制度,讓每個州分別計算普選票,得到普選票多數的候選人,便可在該州贏取所有選舉人票,誰便能得到五十州再加上華盛頓首都的選舉人票多數,便贏得總統選舉。

這個制度的特點,是在選民與菁英之間作出平衡,當初制憲者想的,是深恐普選這個大眾化的選擇會有煽情的民粹後果,於是設計出選舉人票,而選舉人就是來自各行各業的菁英,他們的政治歷練已久,多能深思熟慮,以防萬一。

除此之外,美國國會也分眾議院和參議院,前者來自五十州與首府以人口劃分選區,一人一票普選產生;後者則在五十州中,每州兩席共一百席,也由該州一人一票產生。為何有此一舉,考慮重點正是出於五十州當年加入聯邦建國時,各州有其利益考慮,因此需要有參議院代表他們的州利益協調。

在整個國會中,參議院以一百人對眾議院四百三十八人,而且還有凌駕其上的優勢。可見一人一票普選得出來的代議士未必就是凌駕一切,參議院的設立也沒被視為對眾議院不公平,任何立法與政策影響深遠,都要由有不同選舉軌道出來的代議士互相制衡。

美國國會 工商界主導

如果再深入了解美國國會議員的社會背景,更會發現他們多來自上層社會的菁英,據戴義(Thomas Dye)一九九○年研究,有三成菁英來自上層階級的背景,對比下只有百分之一來自一般的人口,其他超過六成來自中上層,而這些菁英更在美國政府的行政立法取得高位,很多還是百萬富翁。

在其著作《誰在統治美國》,他從國家的七千三百一十四名領袖背景調查,發現他們同時是各界別的菁英,計來自工商業界(包括工業、公用事業、溝通、運輸、銀行、保險與投資)的最多,達四千三百二十五人;來自公共利益界別的(包括傳媒、教育、基金、法律、公民與文化組織)的計有二千七百零五人;源自政府機構的菁英有二百八十四人。從這些數字可見,統治美國而握有權柄的領袖,多出自工商界的菁英,美國還是一個實行普選,結合功能選舉的民主國家,最終的統治權還是離不開工商專業界的菁英。

可參照參議院

美國的經驗說明了:第一,實行普選的同時,並不排除功能選舉制來配合行事,如果政制設計得好,普選與功能選舉可取相得益彰之效。第二,在強調選舉是人權而推行一人一票普選的同時,美國仍然走菁英治國路線,主要還是從工商專業界的菁英中發掘治國人才。

美國經驗的啟示是:第一,香港現行的立會雙軌制,如果能循美國國會中去找靈感,現行三十個普選議席可不變,功能選舉則參考參議院,把功能界別像五十州那樣自成一體,由界別內推舉候選人然後普選產生,這辦法既可滿足普選的訴求,又可滿足工商專業界問政的訴求。

根據這個大原則,細則可詳細規劃。第二,現行的香港雙軌制如果繼續分道揚鑣—普選走群眾運動路線、功能選舉走菁英路線,誰也領導不了誰,雙方也無法整合。

借鑑美國成功將工商界菁英融入普選競爭的經驗,不但政黨要吸納工商專業界菁英入黨,而工商專業界也不能再依賴小圈子的功能選舉方式去問政,必須學習美國走入普選的天地,爭取問政權利。

馮家彬、鄭赤琰
鄭赤琰為中大政治行政系前主任、馮家彬為金融界人士

信報,時事評論,2010-02-0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