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把發生在漢末出現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的錯綜複雜的政局,用一個「義」字來加以演繹,也因此突出了中國社會深層的政治是非判斷。而這個「義」字既不在極具政治謀略的孔明身上體現,更也不與身懷政治權謀絕技的曹操結緣,更妙的是連最符合政治道統的劉備也不配,而是由他的結義兄弟、一心想扶持他重振漢朝江山的關公獨佔鰲頭,成了一個很完美的「義」舉完人。
看官也許會說,這只是羅貫中小說下的人物,與政治現實拉不上關係。其實不然,關公正義凜然的事迹,在他追隨劉備轉戰長江流域的政治生涯中,早在民間風傳。在他遇難後,連他的頭顱也成為誰應負政治責任,甚至曹操也不敢承擔而推諉他人;最後民間為關公立碑建廟的義舉廣行民間,當政者有見於關公的義舉深具政治價值,也都爭相效法,明太祖時代建立一個「關帝廟」,時至今日仍然矗立在北京的「帝皇廟」側旁,歷代皇帝只能在總廟中列一席之地,而關公則享有獨立的帝王身份,孔明這麼一個出類拔萃的軍師與丞相,也只能陪侍於劉備之側。而這個廟也成為明之後歷代政府視為政治道德的表徵。
由此可見,關公的義行形象,與其說是小說的創造,倒不如說是政治文化的展現。時至今日,關公的大義化身已由政治延伸到社交與商界,把關公全副武裝掛着美髯的紅臉塑像供奉在辦公室的大有人在,尤其台商更是趨之若鶩。這種現象也說明了法治精神無法貫徹之時,還得靠講義氣來得更有規範。
台灣政治正有這種情況。馬英九自二○○八年總統大選以高票當選,在立法院也都以四分之三的多數議席勝出,可是才不到兩年時間,他個人的民調支持度也由七成以上的高位一直滑落,最近一連三場選舉與補選,由縣市長到立委三場選戰,都告節節敗退,而且愈來愈糟糕,早前的四名立委補選,更讓民進黨由原來的一席反勝為三席勝、一席敗,國民黨則反三為一,輸得叫馬連聲向選民道歉,在選後即時民調,馬的支持度還不到三成。
法制掛帥公事公辦
為什麼國民黨在馬英九與王金平競逐黨主席而坐上黨政大位以來,無論是馬英九個人或國民黨都告人氣黨氣沖天,才當權不到兩年,竟然出現黨政均告頹敗?對於這種現象,各方議論紛紛,提出各種解讀,有道是他一手圈定的行政院班子不行。可是劉兆玄引退後代之以號稱政治能手的吳敦義與人氣很旺的朱立倫聯袂出掌正副行政院長,再加上有競選金小刀之稱的金傅聰出任黨秘書長,以為可挽回頹氣,事實被立委敗選證明了還是不行。
於是又有其他的解說,民進黨的說法是指馬與國民黨賣台,所以被選民遺棄。而國民黨內部則認為地方與中央不團結;黨內的另一種說法,卻指向馬太執着於黨政改革,得不到黨國認同,因此是針對馬政權作出了反彈。
另一個說法,是馬個人的領導太軟弱,在立法院無法從王金平手上搶過領導立院的權威,在黨內卻又沒法整合地方勢力分化的板塊,對媒體更是處處被修理,搞到威信齊失。
所有這些解讀,有其一定合理性,而且也都說明了馬之所以落得今天的頹勢,是由多種因素造成。至於為什麼會那麼快便告衰落,為什麼表現得那麼謙卑誠懇,又那麼守法近民,依然無法保住勢將失去的江山?
其中關鍵的要因,如果從他這兩年來的當政所作所為去觀察,當可看到無論是在黨中央人事方面,或是在立法院,又或在地方黨政人事安排,他的處理手法,一言以蔽之,便是法制掛帥,公事公辦,不講人情,不談關係,對於地方既得利益的政經勢力,更是鐵面無情,自己高持「愛潔癖」,卻把傳之已久的地方勢力慣於利益分攤的習性當作犯罪行為,採用高調的黨紀或國法嚴辦。對於立法院行之已久的黨政資源分配視為政治腐敗來嚴加改革,把他當政後的執政資源與黨的立委嚴加分際,聲明立委不要指望馬政府會通過各種政府與半官方的人事委任來作政治籠絡,連他的選舉團隊也都以「瓜田李下」之嫌被刻意區隔,不作黨政人事兩邊掛之想。因此自他得到政權後,身邊的近人都告怨聲載道。
頹勢一發不可收拾
馬如此做法,從理性與法制的觀點來論,善則善哉。可是正如本文開頭談到的「義」氣,卻成了逆勢操作。對於黨內同僚,無論是在立法院,或是黨工,或是黨元老,或是親民黨與新黨的黨盟友,馬如此「愛潔癖」無異於把他們都看成污穢不堪,這便變成很不講義氣了。對於黨外的地方勢力,他們自視長期為國民黨深耕落實地方選票,無功也有勞,怎麼突然被打成「落水狗」,哪有不反咬人之理?
在這眾多黨內外由上到下,由立法院到縣市地方政府,本來是國民黨黨政強勢權力結構,不到兩年時間被打到七零八落,再加上林行止先生日前撰文所指扁案因素激起的綠營敵對。也就變成了一連三場選舉,國民黨內部分裂(馬支持一派打另一派),深藍選民背棄或棄選,如此綠營一長藍營一消形勢對比下,加上中間選民也都眼見馬政府無作為而紛紛背棄,馬的頹勢也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照此看來,如果馬英九被其黨人與深藍支持者視為不義之徒,這種義字政治文化一旦發酵,馬的政改也就被視為不仁不義了。如此去看,馬團隊不但不可能在今年尾的五都選舉扳回頹勢,甚至二○一二總統選舉也都沒他的份,如果他不懂得在政改與義氣之間求取一個平衡的話。
中大政治行政系前主任
鄭赤琰
信報,時事評論,2010-03-1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