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亞太區域安全的非正式會議,過去幾年都在新加坡召開,今年也不例外,更不例外的是在會議上,又再現了中美負責國家安全的高級將領作重話對談。過去的紀錄有美國防部長蘭菲爾在會上高調談中國「威脅論」,中國的代表也曾不諱言說︰如果美國對台動用軍事干預,中國會用核武反擊。
這些重話對談都曾引起國際關注。事後兩國政府都會澄清。今次的中美對談也都擦出了火花。首先由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指出,中國幾度切斷中美軍事連繫是「沒多大意思的」(making little sense),而且也和兩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與奧巴馬所要維持的「可持續性的,可靠的軍事關係」的期望不符合。蓋茨並進一步強調「可持續性和可靠性」兩句關鍵語。認為兩國軍事關係重複因政治氣候而受干擾,與此大有出入。
中國代表馬曉天將軍也不示弱,指出美國在東海與南海所作出的軍事監控行動本身就造成了中美關係發展的障礙。另一名中國代表朱將軍則更率直地說︰中國把美國當成朋友來交往,而美國卻把中國視為敵人。他指出對台售武的行動在眾多中國人心目中顯然就是阻撓中國的統一。蓋茨說︰美國這幾十年來在亞太區的軍事部署的目的︰一來是要維持這地區的安全、二來是要維護美國本身的利益。
上述持續了好幾年的地區安全對話,雖然非正式的外交談判或會議。但也不失為重要的非正式交流與對話。因為屬非正式對話,各方可暢所欲言,不必顧慮太多的外交語言包裝,反而能彼此了解真情背後很有可能令關係失控的危險。
今年會議之所以火花四射,與其說是雙方代表對談之間的語言意外,倒不如說是中美關係自後冷戰以來重新調整對彼此關係下碰到麻煩。
中美在本地區所碰到的麻煩,正如朱將軍所言︰不是與我為友,是與我為敵。這個感受對軍人來說,絕不是神經過敏。自蘇共政權垮倒後,美國自冷戰以來全力布防的反共軍事戰略,也由西轉向東,尼克遜的「勢力均衡」部署有意聯中抗蘇,現在卻集中把中國當成反共的焦點,而且高舉「中國威脅論」。
原本由尼克遜開始放棄亞太的外交政策,到了克林頓時甚至還一度想結束日韓軍事基地,在布殊父子執政期間也因為面對回教國家的麻煩,尤其是遭遇到「九一一」恐怖主義攻擊後,美國更一度需要中國的合作而對中國友善。
因為軍事緊張全力投放到反回教「邪惡軸心」,對亞太的軍事鬆弛也相對加速。可是,一旦攻下阿富汗與伊拉克後,反回教恐怖組織的緊迫性壓力解除,美國所謂「重回亞太」或「不放棄亞太」的政策也再度回潮。
但是,也不是全由美國說了算數,何況在中國周邊的俄蒙日韓,以及東盟十國眼見中國經貿崛起的成就,爭相與中國搞經貿關係惟恐不及。
當美國碰上○八年的金融海嘯前,打經貿牌無疑會有吸引力,可是相對於中國的經濟崛起,亞太已見證到美國不再是那麼可靠了。這年多來奧巴馬採用「兩面政策」,一方面要拉攏中國來共同肩負世界經濟穩定的責任,一面也加持了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部署,手法相當的冒犯性,其中最明顯的事例是對台售武不減反加,對「天安艦事件」也大張旗鼓,對沖繩島的軍事基地談判也態度強硬,迫使鳩山就範,甚至令他公開對其競選承諾失信於民,這三個事例對中國的感受顯有「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對台售武在胡奧會談時,中國在會中產生的中美聯合聲明已再度強調,主權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問題,那邊廂又加碼對台售武。「天安艦事件」報告出來後,中國的反應要各方冷靜,不能輕舉妄動。沖繩島軍事基地是佔領日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建立的,現在冷戰也早過時,美國還堅持不撤兵,所為何來?
三宗案例充分表明美國不但要重回亞太,且還強調說沒有美軍在此,不但亞太安全不保,連美國家利益也會受損。在美國朝野不斷有人高談「中國威脅論」,中國感受到美國有敵意的反制,中美關係的發展在中國古訓「遠交近攻」的戰略啟發下,儘管美國不斷強調需要中國合作來穩定世局的外交姿態,中國也不會忘記在自家門口劍拔弩張,其實正是「近攻」的先兆。
中美關係看來並非一般所想像的︰不斷有齟齬,也不斷有改善,美國所面對到的政治現實,也需要鎖定一個敵國來加強自己的危機意識,從而不斷建軍,這正是美國建國以來不斷強調的「權力政治」。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信報,2010-06-08
這些重話對談都曾引起國際關注。事後兩國政府都會澄清。今次的中美對談也都擦出了火花。首先由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指出,中國幾度切斷中美軍事連繫是「沒多大意思的」(making little sense),而且也和兩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與奧巴馬所要維持的「可持續性的,可靠的軍事關係」的期望不符合。蓋茨並進一步強調「可持續性和可靠性」兩句關鍵語。認為兩國軍事關係重複因政治氣候而受干擾,與此大有出入。
中國代表馬曉天將軍也不示弱,指出美國在東海與南海所作出的軍事監控行動本身就造成了中美關係發展的障礙。另一名中國代表朱將軍則更率直地說︰中國把美國當成朋友來交往,而美國卻把中國視為敵人。他指出對台售武的行動在眾多中國人心目中顯然就是阻撓中國的統一。蓋茨說︰美國這幾十年來在亞太區的軍事部署的目的︰一來是要維持這地區的安全、二來是要維護美國本身的利益。
上述持續了好幾年的地區安全對話,雖然非正式的外交談判或會議。但也不失為重要的非正式交流與對話。因為屬非正式對話,各方可暢所欲言,不必顧慮太多的外交語言包裝,反而能彼此了解真情背後很有可能令關係失控的危險。
今年會議之所以火花四射,與其說是雙方代表對談之間的語言意外,倒不如說是中美關係自後冷戰以來重新調整對彼此關係下碰到麻煩。
中美在本地區所碰到的麻煩,正如朱將軍所言︰不是與我為友,是與我為敵。這個感受對軍人來說,絕不是神經過敏。自蘇共政權垮倒後,美國自冷戰以來全力布防的反共軍事戰略,也由西轉向東,尼克遜的「勢力均衡」部署有意聯中抗蘇,現在卻集中把中國當成反共的焦點,而且高舉「中國威脅論」。
原本由尼克遜開始放棄亞太的外交政策,到了克林頓時甚至還一度想結束日韓軍事基地,在布殊父子執政期間也因為面對回教國家的麻煩,尤其是遭遇到「九一一」恐怖主義攻擊後,美國更一度需要中國的合作而對中國友善。
因為軍事緊張全力投放到反回教「邪惡軸心」,對亞太的軍事鬆弛也相對加速。可是,一旦攻下阿富汗與伊拉克後,反回教恐怖組織的緊迫性壓力解除,美國所謂「重回亞太」或「不放棄亞太」的政策也再度回潮。
但是,也不是全由美國說了算數,何況在中國周邊的俄蒙日韓,以及東盟十國眼見中國經貿崛起的成就,爭相與中國搞經貿關係惟恐不及。
當美國碰上○八年的金融海嘯前,打經貿牌無疑會有吸引力,可是相對於中國的經濟崛起,亞太已見證到美國不再是那麼可靠了。這年多來奧巴馬採用「兩面政策」,一方面要拉攏中國來共同肩負世界經濟穩定的責任,一面也加持了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部署,手法相當的冒犯性,其中最明顯的事例是對台售武不減反加,對「天安艦事件」也大張旗鼓,對沖繩島的軍事基地談判也態度強硬,迫使鳩山就範,甚至令他公開對其競選承諾失信於民,這三個事例對中國的感受顯有「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對台售武在胡奧會談時,中國在會中產生的中美聯合聲明已再度強調,主權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問題,那邊廂又加碼對台售武。「天安艦事件」報告出來後,中國的反應要各方冷靜,不能輕舉妄動。沖繩島軍事基地是佔領日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建立的,現在冷戰也早過時,美國還堅持不撤兵,所為何來?
三宗案例充分表明美國不但要重回亞太,且還強調說沒有美軍在此,不但亞太安全不保,連美國家利益也會受損。在美國朝野不斷有人高談「中國威脅論」,中國感受到美國有敵意的反制,中美關係的發展在中國古訓「遠交近攻」的戰略啟發下,儘管美國不斷強調需要中國合作來穩定世局的外交姿態,中國也不會忘記在自家門口劍拔弩張,其實正是「近攻」的先兆。
中美關係看來並非一般所想像的︰不斷有齟齬,也不斷有改善,美國所面對到的政治現實,也需要鎖定一個敵國來加強自己的危機意識,從而不斷建軍,這正是美國建國以來不斷強調的「權力政治」。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信報,2010-06-0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