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峰會中美再過招


東亞峰會再一次見證中美在外交戰線上近期頻頻交手,單在河內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便已過招兩次——上一次是在河內召開的東盟安全會議上,希拉莉借着越南作內應,向中國施展外交「突擊」,在美越聯手下,竟然把中國與東盟四國(包括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汶萊)的西沙和東沙群島的主權紛爭排上首要議程;希拉莉更指不容任何國家把南中國海據為己有,這裏有美國的國家利益所在,美國不會袖手旁觀。這番話再加越南主持會議,把問題迅速轉化為東盟安全的集體外交談判。

其實,越南只想借美國勢力來為自己增加與中國爭奪西沙的談判籌碼,美國則渴望將越南納入其東亞安全平台的成員,到時北有日本、南韓,南有越南,三個都是驍勇善戰的國家,如果再加上印尼,則由東北亞直落到東南亞,第一條包圍中國的「軍事島鏈」便大功告成。

不過,其他東盟九國是不是也如此同心同德?緬甸肯定會與美國對着幹。即使印尼也未必是美國的囊中物,那怕是奧巴馬在印尼受過小學教育的情結,美澳曾聯手打敗印尼,強把東帝汶分割出去成為獨立國的「國恥」,已是之後十多年來美印(尼)關係由熱轉冷的遠因,印尼今後還得時刻提防美澳干預內政的地方還有西伊利安(東伊利安已被英美澳干預下獨立建國)的阿齊;在反恐戰中,美國更成為印尼回教核心勢力的頭號敵人!

東盟九國未必同心

至於馬來西亞,因為內部有華人選民的考慮,也不會和美國跑得近。泰國一向「看風使舵」, 1975 年當美國從越南敗走後,便由親美反華大轉彎變成親華冷美。其他東盟成員如柬埔寨和老撾都不會將國家當成戰場為美國賣命。菲律賓與拉丁美洲國家有類似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表面上屬美政治影響圈內,但吃過美國的虧不計其數,否則不會下決心切除美國海空軍事基地(現任菲總統的母親阿基諾夫人當總統時切除的),如果中國下決心去加強中菲貿易與投資,看不到菲再投入美軍事包圍圈一員的更大理由。

基於所有這些考量,東盟要一下子一窩蜂跟着美國和越南同聲同調去反中國,也就很難想像的事,尤其是自「10 + 1」以來的中國東盟經貿可說突飛猛進,相對之下,美國的市場也今非昔比,一消一長,要東盟成員放棄和中國經貿整合共享東亞經濟繁榮的勢頭,更是難以想像。

中國把東盟這些情況看在眼裏,由溫家寶親自出馬,進行外交反撲。溫總比希拉莉早到河內兩天,首要工作便是與東盟召開「10 + 1」會議,強調中國與東盟以和為貴,即以「和平方法」處理糾紛,以「和平發展」加強經貿鄭赤琰。並指出要落實「共同行為守則」,言下之意會遵守「行為守則」,藉以抵消美國所散播的「中國威脅論」!在開「10 + 1」的同時,溫還和老撾首長、越南的黨主席分別召開雙邊會議。對前者取得加強經貿的共識,對後者強調要加強黨對黨的共產情誼。

溫總反擊釐清立場

經過了友善的外交活動後,溫還使出「撒手鐧」,與日本在峰會上狠狠過了一招。日本外相前原誠司於赴河內前一天,在夏威夷和希拉莉開會,會後高調陳述希拉莉的承諾,指美國會以軍事行動和日本共同防衞日本的安全,包括釣魚台島嶼。

之後到了河內和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開過會議後發聲明,指出中國承諾要和日本恢復談判東海油田開採的問題。這兩件事加起來無異向東亞峰會送出訊息,第一,美國會毫不猶豫採取軍事行動維護其加盟國的安全,包括領土糾紛;第二,中國在領土糾紛的談判立場並非想像中那麼寸步不讓,只要敢對中國強硬,又有美國維護,正如中日領土糾紛那樣,中國是會知難而退。

溫總於是立刻反擊,第一,先指出中日外長會議和日外相的說法不符,是日方杜撰,後果自負;第二,指日此來有意攪局,企圖製造假訊息讓東盟相信美日的外交談判,從而證明中國立場不是想像中強硬,大可效法日美或加盟日美共同對付中國。

溫總於是通過其代言人取消報道的溫菅會談,表面看來,這招只是對付美日,但看在越南眼裏,無異是一次警告,中日可為島嶼主權開戰,中越也不例外(何況越南早有經歷),哪怕是美國明言加以軍事維護。

緊接對美日外交反擊,在東亞峰會的大會上溫還針對南中國海打出了「和平之海」的外交牌,藉此以化解區內各國與世界各國的憂慮,令全世界不要相信美日對中國威脅南中海安全共用的說法。

當然,外交的現實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東亞的外交現實亦然。中國與日美的外交經此一役,總算給日本一個「黑色的星期五」的教訓,但要取得東盟的十足信賴,仍得要多做實質的外交工作,例如經貿互利,多做共同開發島嶼的互利工作等等!

鄭赤琰
作者為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信報,時事評論,2010-11-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