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和中東風起雲湧的群眾運動,最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的動態,不但美國感到很大的政治壓力,就是力圖推翻政府的群眾,也深知本國政府長期在美國的政治和軍事庇蔭下才得以強勢執政,因此他們得小心從事,在反對政府的同時,不要觸動美國的政治和軍事利益,否則一旦美國介入保護他們的政軍同盟,問題將變得更複雜難纏了。
伊朗測試「政治水溫」
出自同樣「關注美國」的心態,伊朗派出兩艘軍艦駛到蘇彝士運河,試探一下運河的「政治水溫」。伊朗動機也是衝着美國而來,一來考驗埃及最高軍事委員會所看守的政府——自1979 年因為受制於以色列壓力,埃及政府不許伊朗軍艦過河——現在看守政府的真面目如何,一試便知,如果仍然對伊朗封禁,便會揭穿其受制於美以的真面目,好讓埃及的反美回教勢力好自為之。二來可直接利用過河行動迫使美國出牌;美國和以色列也立刻有了反應,美國派出航空母艦,以色列則加以密切注視。
美國之所以受到關注,主要是北非與中東自冷戰以來,長期受到美國的政治和軍事深耕,在此種下政治和軍事利益的苗頭,因此現有的政治行動企圖改劃政治版圖,無疑在挑戰美國。現試討論美國的軍事與外交如何受到考驗。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西方以英法為首長期在此地區建立起來的帝國統治迅速被迫退潮,接着東西冷戰開始,代之而起的是美國在此填補由英法等留下來的政治與軍事真空。所有英法等殖民地先後獨立建國,原有受英法保護維持下來的王權貴族,或是獨立建國才冒出頭來的政治新貴,只要他們與美英等國結盟反共,一律受到美國的軍事祝福。
美國則因為要軍事包圍蘇聯,而向這些國家提供大量軍援,包括提供軍火和軍事訓練,從而掌握她們的軍政主導權,並排除蘇共滲透,尤其是冷戰初期,反共親共的鬥爭在此非常劇烈。
就以伊朗為例,1948 年伊朗王朝差點由蘇共變天,美國則及時反制,伊朗王朝才得以度過險關,此情況發生在埃及、土耳其、伊拉克、敍利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等國。蘇共都先後失守,而這些眾多新興國家也因為反共而得以建立其軍隊,而這些軍隊的首要任務便是與美國合作,即使這些政權有人獨裁貪污,美國也會裝作不見。
長期下來,半個世紀長的冷戰時間,這些由美國扶持的政權採取高壓統治,人民所受到的烏氣,除了向本國的政府發洩,也會發洩在美國身上。這樣的案例在過去屢有發生,伊朗便是成功政變推翻親美政府、繼而反美的國家。有更多的例子是民間回教反美反猶反政府組織,它們雖未能像伊朗那樣成事,但已蓄勢已久,一旦時機成熟,便會像突埃等政治運動那樣爆發出來。
埃及情況或如伊朗
顯然,美國已擔心伊朗的例子會在埃及重演,奧巴馬第一時間便拿定主意,不能讓穆巴拉克動用軍隊鎮壓,他這麼做是要保住由美國極力扶持的軍隊。只要能犧牲穆氏而保住軍隊領班不變,接下去的應變可以時間換取周旋的空間。
從伊朗取得的教訓是,美國能籠絡中上層軍官,但絕大多數的中下層軍人卻礙於他們認同自己回教社會的愛恨,難以受美國駕馭。在伊朗的經驗是,軍人群起支持霍梅尼號召的人民起義,軍隊鎮壓無效,美國反而受敵;這次埃及的群眾運動已然出現了當年伊朗人民號召軍人棄暗投明的情況。
接下去埃軍如何出招最為關鍵,美國及其軍中盟友要面對兩難困局,一是一旦放手還政於民,在中東回民普遍敵愾共仇(因美扶持以色列而起)的反美以情況下,而美國又不能放棄以色列,政府不由一人一票民選則已,否則這民選政府順應民意反猶而至反美,也是合乎情理的發展。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一旦軍人遲遲不作政改,或是眼見形勢不妙,非要鎮壓不可,那樣,會否變為軍人政權,甚或伊朗個案重演……?都是高危的局勢。
未有發展民主土壤
其次,面對到突埃政局沒法動用軍隊的形勢下,如果能成功作出政治轉型,由軍政一體化轉為文人民主化政體,當然是美國所要打的盤算(如果文人政府仍維持親美關係的話)。
可是這種主觀願望之所以落空,不是美國沒嘗試過,而是客觀環境令美國無法實現美式的民主政府。過去有反共武裝問題,現在卻有反恐武裝問題。阿富汗與伊拉克便說明即使美國加上其聯軍打垮了塔利班和薩達姆政權,但民主選舉仍然多變,要不是美軍留守坐鎮,兩國選出來的政府,隨時會遭國內反美的武裝恐怖組織擊垮。
如果阿伊兩國在美國和聯軍佔領下,打了十年八年仍然沒法營造安定的環境為民主選舉鋪路,可以想像美國想插手或主導突埃等風起雲湧的群眾運動走向美式民主,勢必要夜長夢多,何況這波群眾運動骨子裏還有仇美以的激情。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女記者蘿根在開羅開放廣場遭到毆辱,採訪團隊之前還被當成以色列間諜而被扣留盤問,可見在這群眾運動中打出美國記者身份十分危險。
要發展美式民主,不但要有選舉,更重要的先決條件還得要有經受得起民主選舉競爭的政黨,同時還有輸得起的選民。經歷了長達兩三代人的獨裁統治,最大的問題是沒好好讓反對黨在平和的政治環境成長,執政黨成了最大的利得者,而選民又沒好好受過民主選舉文化的歷練。要想在亂中推出民主改革,無異於緣木求魚。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鄭赤琰
信報財經新聞,時事評論,2011-02-2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