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民主黨講釣魚笑話


上月底,民主黨一批成員到紅磡碼頭跳海,抗議來往紅磡至中環及灣仔兩條航線停航。用釣魚的普通常識來看政客的行為,可以看到很多笑話。

笑話一:跳海捉魚

如果沒有看過釣魚的人,可真的會跳進海裏捉魚。對有經驗的釣魚者來說,只有傻瓜才會出此下策。哪怕海裏有再多的魚,跳海捉魚的人也無可能施展功夫,因為人是陸地動物,儘管人的泳術多高,也追不上魚;釣魚者不會如此冒失,也不會鬧這種笑話。

正確的做法是提着魚竿,在魚絲綁上魚鈎,魚鈎掛上魚餌,然後以不同深度放線,二十呎、三十呎……,不斷探尋魚兒可能出現的深度,直到有魚上釣為止。反之,沒魚問津的話,便要問問魚餌對嗎?水深對嗎?水流對嗎?甚至季節對嗎?這是釣魚常識。

政客如果沒有參政經驗,想要得到選票,便以跳海方式吸引媒體報道,增加知名度,以表現自我獻身獻心為選民服務。表面看,其立志捕捉選票之情,善則善矣,可是選民好比魚兒,不會笨到不問青紅皂白,看其跳海便自動獻票。

正如魚兒,牠們會看清跳進海裏的龐然大物是什麼東西?可吃的,便會問津,否則避之惟恐不及。選民亦然,他們會問跳海與他們有何切身關係,如果政客只為做騷,博曝光,選民才不會笨至上當。

以跳海做政治騷,反映出當事人不過是政治技窮,與跳海捉魚者同樣是技窮的表現。要不政治技窮,便只能從釣魚的普通常識方面下苦功,首先必須認清垂釣的對象是魚,要把魚釣上來才稱得上硬功夫,要有這功夫,必須考究哪種魚餌才是魚兒最愛;不同的魚有不同的至愛,因此人們設計出各種不同魚餌,目的很單純,就是讓釣魚者釣到魚。

政治科學研究也然,其中為選舉設計出來的辦法也是多不勝數,政客必須像釣魚者那樣,選擇政綱與選擇魚餌一樣,一點也不能馬虎,鱒魚愛吃昆蟲,鱸魚愛吃生蝦,釣客沒其他選擇。選民也然,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區,有他們特定的需求,滿足他們的要求才是選舉的上上策。

做跳海政治騷,無異跳海捉魚,選民的切身利益不可能從政治騷中求取。像渡輪停業的政治議題,涉及市民利益的關鍵所在,是市民交通方便與否的問題,政客跳海抗議硬要渡輪維持服務,此舉針對渡輪公司,它生意不能維持下去,再跳海抗議,也於事無補。

如果政客請教釣魚者,他們會教你,首要認清追索的對象不是渡輪公司,而是市民交通方便的問題,渡輪辦不下去,說明大多數市民已改用其他交通工具渡海,尋求辦法滿足那大多數市民,才是政客選擇方案的上策。

笑話二、釣客起鬨有些釣魚者往往會因釣不到魚而起妒忌,甚至想法子騷擾旁人,以為這樣做雖未必為自己帶來好運,最少可令同道沒魚上釣。我們視這種釣魚者無知和小器,不會有大作為,因為釣魚這遊戲很講究氣度寬廣,這樣才有耐心審時度勢,只有這樣才能好好細想釣魚的方法。反之,性子急,等不到魚上釣便自亂方寸,看到同道頻頻拉魚上岸,不懂得虛心觀摩,還生妒,這種釣魚者注定要倒運,很快要出局。

參與政治遊戲的政客,有時害怕自己得不到勝選而把心思用在如何醜化同道、抹黑對手之上,以為這樣才是最直截了當擊敗對手的高招。如果對手以其人之道還擊,那便會變成半斤對八両,下場只是看誰能鬥得更狠、更慘烈、更命硬,卻不知選民因而看不下去,懶得出來投票。

這種政客相爭起鬨的笑話,關心政局的讀者自不陌生——建制派與泛民主派互相攻訐最為常見, 「五區公投」之後,因為民主黨不加入公投,給公投一派政黨打成叛逆,連黨內也起鬨而有人退黨。

公投前,泛民還能在選舉期間作出各種協調,減少派系對選,求取最大的勝算;公投後,公開內訌無處不在,連合作多年、同搞遊行示威的蜜月期已不復見,連近期反財政預算的遊行也因為彼此貌合神離而出現三百人的慘淡場面。至於「七一」大遊行,連議題也無法協調而公開推諉責任,到時會不會槍口對內,形勢發展並不樂觀。

總之,政場如釣場,政客與釣魚者內訌別無二致,以為搞掉對手便可以獨佔收穫,可以囊括所有魚獲或選票;殊不知這種獨佔的心態,恰恰是有損遊戲規則和精神。

釣魚也好,參政也好,都是遊戲(game)的玩意,有同道比獨釣好。釣魚者與政客取勝之道,不是能有多大本領同道相殘,而是有多大本領釣到更多的魚。

最後謹以此文獻給民主黨,這不是存心批判該黨,而是對該黨有厚望焉!望其從「跳海」與「內鬨」兩大釣魚笑柄中汲取教訓,把香港民主政治帶向正途。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鄭赤琰

信報財經新聞,時事評論,2011-04-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