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和立法院雙料大選已於1 月14 日順利完成,結果是國民黨的馬英九以八十萬票贏了民進黨的蔡英文。在立法院方面,國民黨雖也贏了民進黨,但比起2008 年的選舉,無論在總統或立法院,是次國民黨均遠為遜色;馬英九前次以超過二百萬票勝謝長廷,立法院也以近四分三的多數扳倒民進黨,但今次的立法院國會議席只是過半有餘。
南綠北藍的政治分割在2008 年曾給國民黨破局,這次卻再度給民進黨扳回來,甚至還強化了南部的綠色,可見台灣的政局基本上已出現和穩定了兩黨競爭的局面。
大選前,不少事件對馬不利,先是在嚴重颱風衝擊下,劉兆玄的行政院執政班子應變無方,在民意一片罵聲中,馬的民望從高位落下到二三成,劉被迫掛冠而去;之後的立法院表現,第一二年竟有超過六成的政府重大提案遭到擱置,令人民普遍認為馬的領導能力不如預期。
及後,馬又被控公款私用,雖然官司得直,元氣也受損,要花大氣力重建清廉形象。影響所及,他第一任內所碰到的連串選舉均告節節敗退,到五都大選,南部必敗已成定局,連北部的台北市和新北市同告吃緊,最有把握的台中市竟然也只能以三萬票小勝蘇嘉全。如此境遇,馬今次選情給人看淡,也非無因。
不過,為什麼馬最終能以八十萬票壓倒蔡英文,而且還在宋楚瑜參選、分薄票源的情況下安然過關?
馬主打兩岸關係
綜觀選舉過程,藍綠爭論的重大議題有:首先是兩岸關係問題,其次是民生問題,再次是廉政問題,還有是國際空間問題。雙方在這些問題上展開攻防戰,也因此讓選民看到投誰一票才是最有利台灣的選擇。
先說兩岸關係。蔡英文提出「台灣共識」對抗「九二共識」,一口否定後者之餘,卻又未能清楚交代何謂「台灣共識」,因此給馬有機會勾畫出蔡的台獨色調,指她否定「九二共識」的後果勢必把兩岸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和平、三通、ECFA 等好景摧毀;馬甚至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未除,美歐市場嚴重不穩的情況下,若失去大陸的市場,二百萬台商在大陸如何面對?島內經濟失去大陸市場,又如何過日子?
在指出危機的同時,馬又大打政績牌,說兩岸開放讓大陸客訪台造福千家萬戶的實例,連家庭主婦的米酒和阿里山賣茶葉蛋的老婦也派上用場,宣揚兩岸政策不只是為台灣創富,也為全台民生造福。
由於蔡的兩岸政策立場負面,馬趁勢拿出國際空間的議題攻打蔡。馬指陳水扁和民進黨的烽火外交搞到台灣的國際空間遭大大窒壓,馬上台後,以營造兩岸和平來紓解大陸對台的開放,因此不但台灣的邦交國不被挖走,還讓超過一百五十個國家給台免簽證的開放待遇。
再到民生問題。馬主打扁八年執政跟自己當政四年的民生政績比較,他對民生問題改善的統計數字倒背如流,相比蔡的空洞指摘,讓馬的民調有所提升。在台南縣市競選過程中,馬不斷受到蔡的文宣團攻擊,說國民黨政府只顧發展台北,不顧台南死活;馬甫上台時便已開始糾正國民政府的偏北政策,在其推出大都會化台南的城鄉經濟行政整合計劃中,同時也關注到工業與農業人口收入的差距問題,中央也因此注入數以千億元新台幣打造新台南,因此今次選舉馬英九在台南並不如預期的失落。
至於廉政攻防問題上,馬緊咬陳水扁時代的貪腐記錄不放,並指出蔡不但不遠離扁政府的重臣和閣僚,而且還回鍋熱炒。面對馬的清廉形象,蔡在這方面也只有挨打的份兒。
蔡難解「宇昌案」角色
當「宇昌案」揭發後、蔡家族以投資人身份通過蔡的副行政院長批示下過關,被質疑濫權和假公濟私,短期內淨賺二千萬元新台幣;她對此案不加澄清,還一味說遭人政治抹黑,引來媒體熱議整月,並窮追不放。在這清廉問題上,馬也把蔡比了下去。
最後,知識界、文化界、藝文界和學術界的競選動員也都出現空前境況,有一千七百名學者、作家等在各報刊登全版廣告挺馬。而蔡則以李遠哲為首號召了兩百名人出來相挺,但李有挺扁前科,信譽早給扁消耗殆盡,蔡在此一役失分失色,有目共睹。
由上述剖析馬勝選因素來看,馬的第二任執政將會繼續走兩岸和解路線,兩岸的經貿、文化、社會關係也會持續加碼。兩岸和平能否在政治上有所突破,勝選對兩岸領導人有正面鼓勵作用下,相信對兩岸和平談判與協議成局也會有好的影響。
至於民進黨會不會因為輸了這次選舉而改變兩岸關係的基本定位,甚或把台獨綱領束之高閣?在台獨基本選民人數居高不下的形勢下,民進黨敢不敢轉打兩岸良性選民與中間選民的牌?這是個關鍵的問題。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信報》,2012-01-16
南綠北藍的政治分割在2008 年曾給國民黨破局,這次卻再度給民進黨扳回來,甚至還強化了南部的綠色,可見台灣的政局基本上已出現和穩定了兩黨競爭的局面。
大選前,不少事件對馬不利,先是在嚴重颱風衝擊下,劉兆玄的行政院執政班子應變無方,在民意一片罵聲中,馬的民望從高位落下到二三成,劉被迫掛冠而去;之後的立法院表現,第一二年竟有超過六成的政府重大提案遭到擱置,令人民普遍認為馬的領導能力不如預期。
及後,馬又被控公款私用,雖然官司得直,元氣也受損,要花大氣力重建清廉形象。影響所及,他第一任內所碰到的連串選舉均告節節敗退,到五都大選,南部必敗已成定局,連北部的台北市和新北市同告吃緊,最有把握的台中市竟然也只能以三萬票小勝蘇嘉全。如此境遇,馬今次選情給人看淡,也非無因。
不過,為什麼馬最終能以八十萬票壓倒蔡英文,而且還在宋楚瑜參選、分薄票源的情況下安然過關?
馬主打兩岸關係
綜觀選舉過程,藍綠爭論的重大議題有:首先是兩岸關係問題,其次是民生問題,再次是廉政問題,還有是國際空間問題。雙方在這些問題上展開攻防戰,也因此讓選民看到投誰一票才是最有利台灣的選擇。
先說兩岸關係。蔡英文提出「台灣共識」對抗「九二共識」,一口否定後者之餘,卻又未能清楚交代何謂「台灣共識」,因此給馬有機會勾畫出蔡的台獨色調,指她否定「九二共識」的後果勢必把兩岸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和平、三通、ECFA 等好景摧毀;馬甚至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未除,美歐市場嚴重不穩的情況下,若失去大陸的市場,二百萬台商在大陸如何面對?島內經濟失去大陸市場,又如何過日子?
在指出危機的同時,馬又大打政績牌,說兩岸開放讓大陸客訪台造福千家萬戶的實例,連家庭主婦的米酒和阿里山賣茶葉蛋的老婦也派上用場,宣揚兩岸政策不只是為台灣創富,也為全台民生造福。
由於蔡的兩岸政策立場負面,馬趁勢拿出國際空間的議題攻打蔡。馬指陳水扁和民進黨的烽火外交搞到台灣的國際空間遭大大窒壓,馬上台後,以營造兩岸和平來紓解大陸對台的開放,因此不但台灣的邦交國不被挖走,還讓超過一百五十個國家給台免簽證的開放待遇。
再到民生問題。馬主打扁八年執政跟自己當政四年的民生政績比較,他對民生問題改善的統計數字倒背如流,相比蔡的空洞指摘,讓馬的民調有所提升。在台南縣市競選過程中,馬不斷受到蔡的文宣團攻擊,說國民黨政府只顧發展台北,不顧台南死活;馬甫上台時便已開始糾正國民政府的偏北政策,在其推出大都會化台南的城鄉經濟行政整合計劃中,同時也關注到工業與農業人口收入的差距問題,中央也因此注入數以千億元新台幣打造新台南,因此今次選舉馬英九在台南並不如預期的失落。
至於廉政攻防問題上,馬緊咬陳水扁時代的貪腐記錄不放,並指出蔡不但不遠離扁政府的重臣和閣僚,而且還回鍋熱炒。面對馬的清廉形象,蔡在這方面也只有挨打的份兒。
蔡難解「宇昌案」角色
當「宇昌案」揭發後、蔡家族以投資人身份通過蔡的副行政院長批示下過關,被質疑濫權和假公濟私,短期內淨賺二千萬元新台幣;她對此案不加澄清,還一味說遭人政治抹黑,引來媒體熱議整月,並窮追不放。在這清廉問題上,馬也把蔡比了下去。
最後,知識界、文化界、藝文界和學術界的競選動員也都出現空前境況,有一千七百名學者、作家等在各報刊登全版廣告挺馬。而蔡則以李遠哲為首號召了兩百名人出來相挺,但李有挺扁前科,信譽早給扁消耗殆盡,蔡在此一役失分失色,有目共睹。
由上述剖析馬勝選因素來看,馬的第二任執政將會繼續走兩岸和解路線,兩岸的經貿、文化、社會關係也會持續加碼。兩岸和平能否在政治上有所突破,勝選對兩岸領導人有正面鼓勵作用下,相信對兩岸和平談判與協議成局也會有好的影響。
至於民進黨會不會因為輸了這次選舉而改變兩岸關係的基本定位,甚或把台獨綱領束之高閣?在台獨基本選民人數居高不下的形勢下,民進黨敢不敢轉打兩岸良性選民與中間選民的牌?這是個關鍵的問題。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信報》,2012-01-1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