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調查涉及一個很關鍵問題——採用的文字要能「界定」,即能確切下定義,不能含糊或太廣泛而無法有精準的意涵,否則得出的調查結果便容易引起質疑。這個要求,學術上很嚴格,做得到便有學術價值,做不到便失去學術意義。
以這個要求檢驗鍾庭耀主持的「香港人」和「中國人」身份認同的民意調查,便會發覺一個致命的問題——無論「香港人」或「中國人」,均無法達到精準下定義的學術要求。
以「香港人」來說,不要說其「政治認同」無法得到一個精切的定義,連其法律定義也要分好幾個層次界定。先說「政治認同」的問題。
一百五十多年以來,基於新界租借條約的局限,中英對港人的政治身份同感棘手,因為「港人」雖在行政上交予香港殖民地管轄,但是英廷所發的帝國「屬土公民」(Dependent Territorial Citizen)的身份連自己也沒有一個底(即不敢硬撐),每當「港人」進入中國政府管轄的內地犯上「觸法事故」而被扣留時,英廷便束手無策,無法與中國政府提出有效交涉,因為中國政府(包括國民政府或清政府)的國籍法內不承認他們的外國籍歸化。由清廷開始,便只接受「港人」使用「同胞證」,後來改稱「回鄉證」出入內地,而不承認「屬土公民」的身份。
「港人」身份五花八門
這情況維持到九七主權回歸前的中英談判桌上,最後也因種種考慮,讓港人持有中國公民身份的同時,也可持有英廷發出的「英國國民(海外)」(BNO)身份;即使如此,英政府仍然不給予這種身份的「國民」享有本國國民的同等待遇,甚至連居英權也欠奉。
由上所述,可見所謂「香港人」也者,就政治身份來說,根本無法塵埃落定,也無法對這身份問題作出精準界定。加上香港人口流動有如流沙,1945 年香港戰後人口還不到五十萬,到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碰上中英談判主權移交,大批港人移民他鄉、各類工人缺乏,也同時來了大批外勞和外商。
為鼓勵來人留下,港人身份證也作出寬鬆的開放政策,例如「抵壘政策」即時發給身份證給非法成功越過「防線」的大陸來客(1980 年結束),後來又發身份證給更多的外來僱員,令「香港身份證」五花八門,有「三星」的,有「合法居留」的,有「帶職居留」的……,後者多屬家庭傭工,最近還因為他們的身份可否轉換為永久居民而作出司法覆核。
諸如此類,說明「香港人」的身份在過客匆匆的現實下,無法堅如磐石,即使想自認港人,中國政府也好,英國政府也好,百多年來,各說各話,政治上沒法給你一個共識的政治身份,連自己也感困擾。
分區調查更為精準
接下來再談「中國人」的身份問題,也一樣難作嚴謹的界定。最明顯的例子是,1949 年內戰打出海峽兩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到目前為止,各自也承認中國仍未統一,國際外交關係與後者維持邦交的仍有三十來國。就邦交國來說,肯定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對「中國人」的身份問題也因此各有區別。
香港在港英時代,雖然因為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邦交,不便與台灣的中華民國正式往來,但對於民間慶祝「雙十節」掛「青天白日」旗的人,卻是採取不干預政策,因此在此的「中國人」也都不統一。處此情況下,答案到底是這一邊的「中國人」,還是那一邊的「中國人」?
能不引起質疑嗎?何況,政治身份認同也者,一般的理解涉及「政治效忠」,這一來,政治認同也就不是那麼隨便了。
既然「香港人」和「中國人」都容易引起定義上的困擾,受查者沒可能提供精準的訊息,也就顯而易見了。儘管這樣的調查做了二十年,不能因此而變成學術上的合理性。
比較完善的問法是,把「XX 人」的文化價值觀、社會關係網絡等能代表身份認同的問題組合成一套問卷,這樣做較易突破受訪者的「心防」,同時也可避免其他因素擾亂客觀條件。香港作為一個人口萬象圖的國際都會,更不應該「速遞」式地以「香港人」當作身份調查來設計問題,或以「香港人」和「中國人」並列或對立的問題設計。
要研究香港的政治身份認同,不一定要與中國的認同並列,但可以先來一個「假定」——假定香港自中國經濟開放和後冷戰全球化經貿雙管齊下的發展大形勢下,香港的流動人口相對本地人口比率愈來愈大,尤其是低薪和非技術工人和大陸商企更是猛晉;在這形勢下,泛國家社區(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苗頭茁壯必壓縮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
針對這個「假定」去做民意調查,可以設計很多問題,大家可輕易觀察到:在港島人口特點可分好幾個社區,北角閩南社區、中環和半山華洋雜處社區、上環以西與港島南又是兩個不同社區……,只要根據這些社區特點設計問題,組合起來便可更準確地研究到香港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對比了。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信報財經新聞,時事評論,2012-01-05
以這個要求檢驗鍾庭耀主持的「香港人」和「中國人」身份認同的民意調查,便會發覺一個致命的問題——無論「香港人」或「中國人」,均無法達到精準下定義的學術要求。
以「香港人」來說,不要說其「政治認同」無法得到一個精切的定義,連其法律定義也要分好幾個層次界定。先說「政治認同」的問題。
一百五十多年以來,基於新界租借條約的局限,中英對港人的政治身份同感棘手,因為「港人」雖在行政上交予香港殖民地管轄,但是英廷所發的帝國「屬土公民」(Dependent Territorial Citizen)的身份連自己也沒有一個底(即不敢硬撐),每當「港人」進入中國政府管轄的內地犯上「觸法事故」而被扣留時,英廷便束手無策,無法與中國政府提出有效交涉,因為中國政府(包括國民政府或清政府)的國籍法內不承認他們的外國籍歸化。由清廷開始,便只接受「港人」使用「同胞證」,後來改稱「回鄉證」出入內地,而不承認「屬土公民」的身份。
「港人」身份五花八門
這情況維持到九七主權回歸前的中英談判桌上,最後也因種種考慮,讓港人持有中國公民身份的同時,也可持有英廷發出的「英國國民(海外)」(BNO)身份;即使如此,英政府仍然不給予這種身份的「國民」享有本國國民的同等待遇,甚至連居英權也欠奉。
由上所述,可見所謂「香港人」也者,就政治身份來說,根本無法塵埃落定,也無法對這身份問題作出精準界定。加上香港人口流動有如流沙,1945 年香港戰後人口還不到五十萬,到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碰上中英談判主權移交,大批港人移民他鄉、各類工人缺乏,也同時來了大批外勞和外商。
為鼓勵來人留下,港人身份證也作出寬鬆的開放政策,例如「抵壘政策」即時發給身份證給非法成功越過「防線」的大陸來客(1980 年結束),後來又發身份證給更多的外來僱員,令「香港身份證」五花八門,有「三星」的,有「合法居留」的,有「帶職居留」的……,後者多屬家庭傭工,最近還因為他們的身份可否轉換為永久居民而作出司法覆核。
諸如此類,說明「香港人」的身份在過客匆匆的現實下,無法堅如磐石,即使想自認港人,中國政府也好,英國政府也好,百多年來,各說各話,政治上沒法給你一個共識的政治身份,連自己也感困擾。
分區調查更為精準
接下來再談「中國人」的身份問題,也一樣難作嚴謹的界定。最明顯的例子是,1949 年內戰打出海峽兩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到目前為止,各自也承認中國仍未統一,國際外交關係與後者維持邦交的仍有三十來國。就邦交國來說,肯定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對「中國人」的身份問題也因此各有區別。
香港在港英時代,雖然因為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邦交,不便與台灣的中華民國正式往來,但對於民間慶祝「雙十節」掛「青天白日」旗的人,卻是採取不干預政策,因此在此的「中國人」也都不統一。處此情況下,答案到底是這一邊的「中國人」,還是那一邊的「中國人」?
能不引起質疑嗎?何況,政治身份認同也者,一般的理解涉及「政治效忠」,這一來,政治認同也就不是那麼隨便了。
既然「香港人」和「中國人」都容易引起定義上的困擾,受查者沒可能提供精準的訊息,也就顯而易見了。儘管這樣的調查做了二十年,不能因此而變成學術上的合理性。
比較完善的問法是,把「XX 人」的文化價值觀、社會關係網絡等能代表身份認同的問題組合成一套問卷,這樣做較易突破受訪者的「心防」,同時也可避免其他因素擾亂客觀條件。香港作為一個人口萬象圖的國際都會,更不應該「速遞」式地以「香港人」當作身份調查來設計問題,或以「香港人」和「中國人」並列或對立的問題設計。
要研究香港的政治身份認同,不一定要與中國的認同並列,但可以先來一個「假定」——假定香港自中國經濟開放和後冷戰全球化經貿雙管齊下的發展大形勢下,香港的流動人口相對本地人口比率愈來愈大,尤其是低薪和非技術工人和大陸商企更是猛晉;在這形勢下,泛國家社區(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苗頭茁壯必壓縮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
針對這個「假定」去做民意調查,可以設計很多問題,大家可輕易觀察到:在港島人口特點可分好幾個社區,北角閩南社區、中環和半山華洋雜處社區、上環以西與港島南又是兩個不同社區……,只要根據這些社區特點設計問題,組合起來便可更準確地研究到香港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對比了。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信報財經新聞,時事評論,2012-01-05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