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特首梁振英提議重組政府架構,要點包括:在政務司與財政司各設副司長一職;新成立兩個局,即文化局與資訊及科技局。另將發展局分解,原有房屋與運輸局一分為二,將房屋和運輸分開為兩個局。還有多至四十多名政治助理的新人事安排,遍及政府各要津。
教育勞工文化政策有大動作這個建議仍待立法會通過,行政會議則已在早前通過接受此議,如無意外,立法會也會過關。雖然泛民立會議員想用「先諮詢」來阻,但建制派議員已表態支持,要取得多數通過,似在預料之中。何況梁已有話在先,如果重組無法在接班前通過,上任後便無法趕緊將政策落實,民生問題會受影響。以民利掛帥,泛民面對9月立會選舉,想也不會為此自損其政治前途。
從上述幾個重組要點看,多少可以窺見梁的執政戰略已然成形,茲論述如下。
第一,在政務司下面設立一個副司長,說明這個司有重大職責要擔負,從提議中的結構看來,副司長負責教育、勞工與福利和新成立的文化局,過去的政務司沒副司長,也不特別分配這三個局的工作,說明了為免於政務司司長難以照料更多的工作,只好配以副手專責照料這三個局。
可見這三個局將會有大動作。
在選舉過程中,有關教育、勞工與福利和文化的議題,梁每多涉及,尤其是勞工與福利,更是不厭其煩,頻頻下區去了解民情,了解後還多番強調要改善民生深層次的問題。過去政務司一手包辦多個部門的職責,習以為常,也就不會特別關顧某一個局的某個問題,如今職責分配到副司長身上,也就有了特別照應的負責人。
教育方面會有什麼大動作?大抵可從梁在其選舉工作中重用羅范椒芬可以估計一二。李國章與羅范過去曾聯手推動教育改革,不幸在推行小班教學問題上與教育學院糾纏起來,成了兩人的政治風暴,被迫齊齊引退。如今兩人支持梁的選舉也很高調,何況教育改革已鬧了好多年,好多問題都是議而不決。如今李國章和羅范椒芬捲土重來,教育議題肯定不會寂寞。
設副司長專責科技資訊
談到文化局的工作,自政權轉換以來,過去殖民地的文化發展表面低調但卻潛移默化,把文化商業化到無以復加,單是一個西九文化大計便糾纏不清,本土文化與西化爭持不下。如今特別成立一個局,有專人專責照料,到時無人可推諉責任,自是執政須問成果的要件。
第二,在財政司裏頭再設一個副司長職位,也與新設立一個科技和資訊局有關。
自1997 年政權轉換以來,不斷說要為港打造科技和資訊新天地,可是到底成績如何,有目共睹,最難堪的是本港工業仍未能在科技與資訊有什麼建樹,原有的勞工密集工業已北移,丟空的觀塘工業區也逐步改建為商業樓,大學科技與資訊教育又與工業掛不上鈎,商界有鑑於缺乏科技人才與政府無心無力,也不願進軍科技工業。
如今新政府將商業與工業,再加科技與資訊兩個局安排由副財政司司長負責,說明其意圖是不會再無人問責了。
第三,將房屋、規劃和土地分拆成一個獨立局,直接由財政司司長負責,也會是梁的重頭戲了。
在梁參選的全程言行中,他特別強調了房屋與土地發展的議題,他甚至親身去了解「劏房」的問題,他的高調探查住屋問題,也引來了不斷有人指他是董時代「八萬五」製造物業危機的始作俑者。雖經他再三辯解與己無關,但大地產發展商最後都以挺唐行動來拒絕接受他,可見住屋的基本民生問題,不會是毫無動靜,否則便不會將房屋、規劃與土地連在一起。
視房屋土地問題為硬仗
在梁給新界鄉議局的一次演講中,他選擇不同於唐英年許諾加高丁屋以解決土地缺乏問題,反之,他在眾多原居民的大會上大談發展新界大計,以圖將大香港的發展重心北移到新界,這個發展所帶來的商機,對原居民有大利而無大害,因此他呼籲新界原居民不要只把眼光放在丁屋,而忽視了周遭發展的創富機會。由這番說話,可見他要將房屋發展與土地規劃一併處理,事出有因。
另外,梁重用林鄭月娥而把她安排為政務司司司長,相信與與林鄭原有的發展局一職有關。林鄭在發展局最負盛名的是她強行處理僭建,而且一再信誓旦旦要一視同仁,不分市區鄉區都要執法處理掉僭建,也因此令林鄭受到市民好評(民調支持度較高)。用此鐵腕,想梁也知道要處理房屋與土地須要有強人擔綱。處理全方位的施政工作,哪裏有火頭便可有大水渠。林鄭由發展局處理僭建而竄起,由一局而布政全局面,可見梁會把房屋與土地問題當成一場硬仗,當可預期。
最後談到加設四十多個政治助理的戰略考慮;誠如梁振英一再強調,他上位後一定要做到政通人和,而貼近民心民情也是他一再宣諸於口的事。觀察特區首長過去的表現,最大缺點便是不能深入了解民生深層的問題,之所以如此,要害出在缺乏能勤跑社區了解民情的政治助理。梁能一口氣搞出四十多個政治助理分布各司各局各部門,可見他鄭重其事!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鄭赤琰
信報財經新聞 時事評論 2012-05-15
2012年5月的舊文,先生預期梁振英在政務、文化、科技、教育、房屋會有大動作。
回覆刪除梁已上場一年,其實有過什麼動作?今年七一前發表的《施政匯報》,只是令市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