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東西冷戰格局


二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打着反共的旗幟,集結了英法荷,收編了德國和意大利,日本則轉為美軍基地,展開了一個反共包圍網,最西面的歐洲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中東對着蘇聯中部組成「中亞公約組織」,最東則有「東南亞條約組織」。

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集團則打着反帝反資的旗號,集結了東歐的「華沙公約國」成員,在中東則尋求前殖民地結盟,企圖突破包圍,遠東則有中國、北韓、北越等加入。

東西對峙格局不變

這個東西冷戰格局由1946 年開始對壘超過半個世紀。原以為二十一世紀可以打破這個對弈格局,從此走向全球化,以貿易取代意識形態,以貨幣作競爭籌碼。

不過,東西冷戰依然是西方集團以英美為主角,東方集團照樣把中俄拉在一起。

這樣的格局在布殊任內還未定形,主要是他的戰略以美國獨霸為主軸,企圖把美國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機制推行全球,得不到回教順從之餘,卻捅出了回教「恐怖組織」還擊, 「九一一」事件後,悍然出兵攻佔阿富汗和伊拉克,還全球搜捕「阿爾基達組織」。

奧巴馬上台,把戰略重心由中東回教地區轉移到東亞地區,還鎖定中國的崛起為其對弈的戰略對手。

才不過三年多時間,美國已高調作出以她為首的西方集團國集結。美國毫無顧忌在東亞集合軍政結盟對象,除了原有的日本和南韓外,已由東北亞直下東南亞。

在去年由越南主持的東盟擴大會議上,菲越公開與美國同調排斥中國南海主權的宣示,事後還與美國展開軍事演習;美國聲稱自己在南海也有其「國家利益」。

這一宣示令菲越更加放膽跟中國爭持南海島嶼主權,中國當然不是味兒,也借新加坡召開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警告美國不要再用二十世紀的冷戰心態在東亞攪局。

更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印度與日本也曾開始軍事聯合演習,印度和越南也聲稱已在南海有共同開發計劃。以中印和中日存在領土主權糾紛的矛盾來看,美國和日印的軍事集結已不在話下。再加上美國本土由阿拉斯加南下到太平洋的關島,以至美軍在澳洲達爾文設基地,如此配合中國周邊國家組成「第一島鏈」的軍事部署,加上外圍有「第二島鏈」,可說美國已武裝到中國門口來了。

中國不可能沒有反應,近期所見的中國動態,除了完成航空母艦試航外,接着當建造第二、三艘航母,甚至更多造幾艘,這是面對外敵來犯的自然反應,何況美國已「送」來六艘航母!

中國除了自己建軍外,與俄國的軍事聯合演習這兩年已不缺席,這是中俄共同戰略利益使然,俄日有北方四島主權之爭,美國如果對付北韓,俄國也無法置身事外。何況美國對中國作出戰略布防,還夥同日本。

只推商品不輸革命

此外,為了應對美印的西南戰略部署,中國這幾年面對美國覷覦中亞回教石油國的同時,也都組成了「上海合作組織」。此前,中國對伊朗的外交維持低調,大有不想刺激美國的用心,現在卻公開邀請伊朗共商世局;中俄領導人也在敍利亞問題上表示自己不應干預內政,不應出兵的立場。

由中俄與美歐近期的種種戰略部署來觀察,二十世紀的東西冷戰,到了二十一世紀竟然又死灰復燃,過去的東方集團以反帝反資的意識形態作旗號,現在則以「反對干預內政」作為「反侵略」的潛台詞,伊朗總統出席「上合」會議便明指美國的侵略本色不改。

所以中俄的東方集團不會沒有同道者。何況今時的中俄以工業和能源結合實力,還不斷開發市場經濟,與上世紀的中俄講革命多過講經貿相比,已脫胎換骨——不輸出革命,只輸出商品,跟歐美較勁,可說已不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鄭赤琰

信報財經新聞 時事評論 2012-06-19

留言